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知否从蒙童开始 > 第130章 交卷喽!

第130章 交卷喽!

    对面考生还在说着什么“天命不在我,三年又三年”的胡话,卫辰却是已经撸起袖子,开始干活了。


    打开考箱,用刚买来的油布作顶搭好,再撑开油纸伞,雨水便漏不进来了。接着在门上挂了个门帘,如此,风也吹不进来了。


    准备好这些后,什么雨号不雨号的,便都不再是问题。


    不漏风,不漏雨,卫辰又点着了炭炉,不多时,阴湿的号舍就变得暖和起来。


    身上暖了之后,卫辰的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了,等候入场、经历搜检、再加上整理号舍,这一套下来,上午都过得差不多了,卫辰除了早饭,还什么都没吃呢!


    卫辰从考箱中取出一只小铜炉,放在炭火上,熬起了小米粥。


    这铜炉也是在供给所新买的,虽然比不得原来准备的那个精致,但也算勉强能用。


    不多时,粥香便从铜炉中飘了出来,卫辰盛了碗热腾腾的小米粥,就着点心和小菜吃到肚子里,额头微微发汗,只觉身心都舒坦许多。


    卫辰对面的考生看到同样分到雨号的卫辰不仅,丝毫没有沮丧和埋怨,还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不由嘴角抽了抽,侧过脸小声道:“真是个傻子!”


    卫辰吃饱喝足之后没多久,云板响起,考试正式开始。


    书吏把封装好的试题卷子从门前的小窗里丢了进来,卫辰当下捡起卷子读起题来。


    按照惯例,乡试三场里,第一场考察四书五经的考试最为重要,而第一场的三道四书题和四道五经题中,头一道四书题又是重中之重。


    所以很多体力不好的考生,都会卯足劲头拼下首题,只求首题的时文作得出挑,后面则是囫囵而过。


    当然,卫辰不用担心这些,他常年习练导引术,力量和爆发可能比普通人强不了多少,但体力和耐力却是远超常人,应付持续九天的乡试,绰绰有余。


    此时,卫辰缓缓启开试题卷,本场乡试首题赫然出现在眼前。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不出所料,乡试所出皆是大题,没有童子试那些千奇百怪的截搭题。


    眼前这道题出自《中庸》,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君子当恪守中庸之道,做到不偏不倚。


    卫辰澹澹一笑,当下提笔破题:“自古帝王之治、圣贤之道,不外一中。”


    稍顿了顿,卫辰笔尖一挑,继续屏气凝神写道:“中者,举天下万世之所宜,然芸芸之众率恭然不能自立,……,……,在能取物欲之私而胜之也,故自胜之谓强。”


    洋洋洒洒一千余字的文章,不仅与题目严丝合缝,更是字字发乎圣贤之韵,既师法古文脉络,又可见时文新意。


    古今熔于一炉,锤炼出有如汪洋恣肆的雄隽文风,这就是卫辰四年来苦求举业的成果。


    首题文章作完,卫辰搁下笔,畅快地吐出了一口浊气:“举人功名,已入吾囊中矣!”


    尽管乡试三场考试才考到第一场,尽管七道四书五经题卫辰才做完第一道四书题,但他就是有这个自信,仅凭面前这一篇文章,就值一个举人功名!


    接下来的两道四书题,一道出自《大学》,一道出自《孟子》,都是规规矩矩的大题。


    卫辰此时状态极其之好,这两篇文章亦是写得十分顺畅,三个时辰的工夫,就将三道四书题尽数作完。


    写完三题后,天已经黑了下来,卫辰向守门的官兵讨了号牌,去了趟茅房,回来之后又架起铜炉,煮了点东西填饱肚子。


    一天的入场加上考试,又是蜗居在这腿都伸不开的狭小考房里,卫辰体力再好,也难免有些疲惫。


    晚上,卫辰没再做题,而是将号板铺好,置上被褥,钻进了被窝里呼呼大睡起来。


    号舍里炭火不断,温暖如春,身上又盖着贵齁齁的蚕丝被,卫辰这一觉睡得自是十分舒爽。


    一觉睡到自然醒,第二日,卫辰伸了个懒腰,睁开眼看到监考的官兵,这才想起来,自己还在在贡院里考着试呢!


    抬眼看看天色,已经是日上三竿,卫辰不由老脸一红,赶紧收拾好被褥,把床板恢复成了桌桉,拿出五经题写了起来。


    五经题共有二十道,看起来密密麻麻,十分吓人,不过卫辰本经《尚书》,便只需选其中四道尚书题来做。


    第一题取自《酒诰》一篇,题为“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定辟。”


    酒诰就是周公发布的禁酒令,题中的圻父指司马,农父指司徒,宏父指司空。


    卫辰博闻强记,学富五车,早已把诘屈聱牙的《尚书》掰开来嚼烂了,做这等题目,简直有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


    之后的三道尚书题亦是如此,只是看一眼题目,卫辰脑子里就浮现出七八种破题思路。


    动起笔来,更是轻松写意,只用了半天时间,就作出四篇理真法老、花团锦簇的文章。


    吹干墨迹,看了眼写好了文章,卫辰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连庄钧都认为卫辰对尚书的理解已经不在他之下,差的只是时间和经历的打磨罢了。


    卫辰还真不觉得,这考场里会有哪个治尚书的考生,在尚书功底上能比得过自己。


    稍作修改,检查无误后,卫辰便将七篇文章全部工工整整地誊录到了正卷上。


    乡试有专门的抄工誊录试卷,防止有考生与考官在考前暗通关节,在试卷上作下记号。


    因此,考生的字写得如何,对成绩并没有什么影响。


    当然,要是字迹潦草到连抄工都看不清楚,那就另当别论了。


    卫辰搁下笔时,才刚到中午,第一场考试三天的考试时间才过去一半而已。


    环顾四周,其他考生或在冥思苦想,或在埋头写文,卫辰竟是附近这一片号舍中第一个写完的。


    卫辰又前前后后将卷子仔细检查了数遍,一直捱到了天黑,终于拍门朝外面的官兵喊道:“交卷!”


    听到卫辰拍门的声音,四面的考生都看了过来,监考的官兵也惊讶地问道:“这才考到第二天,你就要交卷?”


    卫辰肯定地点了点头。


    官兵不敢怠慢,连忙喊了受卷官来,受卷官又与卫辰确认了一遍,这才从小窗中接过卫辰递来的试卷。


    受卷官粗略扫了一眼,见七道大题都写得满满当当,点了点头道:“无论文章如何,至少是全写完了。放他出来吧。”


    “是,大人。”官兵依令开了门,将卫辰从号舍中放出。


    卫辰伸了个懒腰,收拾好东西,扬长而去,路经一排排考房时,吸引了无数惊诧的目光。


    “这就有人交卷了?”


    此时其他考房的考生,大部分才写到五经题第一题或是第二题,甚至有的人,连五经题都还没开始写,正在前面三道四书题苦熬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