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犁汉 > 第五百一十七章 千骑

第五百一十七章 千骑

    曹操实际上早已潜伏到了这片丘陵地的左近。


    在疏林覆盖的丘陵峪口处,一支千人左右的骑兵人马衔枚,寂静无声。


    难道泰山军没能探到曹操是因为他们这几日就潜伏在这里吗


    这倒不是,千余人马别说人吃马嚼,就是每日堆积的粪便都能闻风数里,何论潜藏呢


    曹操军之所以能隐蔽恰恰不是因为他们潜伏,而是在于他们不断移动。


    实际上在泰山军的游奕四出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看见在他们的上空中有数只鹰隼盘旋。


    而这就是曹操得以每每避开泰山军游奕的根本原因。


    驯鹰并不是中原汉人所长,最早是匈奴人所用,而这类驯隼人是专属于匈奴王族的部众。


    但之后匈奴先是两分,后根本地也被鲜卑人占据。这些过去隶属于王族的特殊技艺也开始流入到各草原王庭。


    其中占据着广阔鲜卑山的东部鲜卑和乌桓人对这类人才则更有现实需求,因为鲜卑山内有着号为神鹰的海东青。


    而曹操在平原津就从幽州突骑中遇到了两个这样的驯隼人,他们因为汉家征召入军,之后卢植大军在中人亭惨败,回家之路已被遮断,他们只能随着幽州突骑一起南下到了青州。


    有了这些鹰隼之助,曹操南下之路如虎添翼。


    自七月十日他收到荀彧的书信说历城丢了,他虽惊不慌,因为他觉得荀彧可以稳住后方。


    果然在第二日,曹操就收到了荀彧的第二封书信,信中讲了他对后面局势的安排,说齐国一带的兵力正加速回援,让曹操依旧以前线战事为重。


    但到了第三日,曹操就已经收不到来自南方的书信了,这个时候他明白东平陵一定出问题了。


    当时曹操就准备撤军回援东平陵。


    但撤军哪是那么容易的


    先不说对面的丁盛应该是收到了关羽的书信的原因,这几日的攻击彷佛换个人一样,猛打猛缠。


    曹军和泰山军的防线早已犬牙交错,一旦曹操下令撤军,整个平原津防线必然全崩。


    也正是这个原因,审配等平原将也不赞成曹操就这样一走了之。


    曹操当然也不甘,他都已经走了九十九步,眼见着收揽平原士心在即,岂能功亏一篑


    所以曹操换了个法子,他从全军的骑军包括幽州突骑中,拣选了精骑一千,带六日粮,在一个夜晚连夜南下。


    到第二日晚,曹操就纵马日行四百里,赶到了东平陵左近。


    而当时东平陵外城已破,在一众骑将皆要请战的情况下,曹操力排众议选择不援,依旧游弋在东平陵北面。


    甚至为了不被泰山军层出不穷的游奕给发现,曹操每每驻一地,专司人清理马粪。


    甚至曹操也要自己亲手挖坑,好埋了他那胯下绝影的粪便。


    不过你别说,宝马就是宝马,就连拉的屎也不臭。而人就不一样了,再美的人,拉的屎也是臭的。


    随后曹操又靠着天上的鹰隼,提前灵活走位,就硬生生让他潜伏在附近五六日都没被发现。


    但到今日也到了头了,他们随身携带的干粮已经吃完,如果今日再抓不住战机,那他们在野外也熬不下去了。


    不过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老曹抓住机会了。


    敌军果然狡猾,不知道因何判断和选择撤离东平陵,还在撤退的过程中准备伏击北上的徐州军陈登部。


    曹操并没见过陈登,但并不妨碍他认识此人。


    陈氏作为公族子弟,如陈登的爷爷陈球、父亲陈珪皆名重京都。彼时陈珪为国死难,曹操还专门为陈珪写过悼文。


    如今再看陈登英姿奋发,诸徐州军逡巡不前的时候,唯他独军向北,尽显江淮英豪气。


    所以即便是如曹操这样骄傲的人,看到陈氏有子如此,也不得不羡慕的感叹一句:


    “生子当如陈元龙!”


    而现在陈登就与那关羽部的伏兵战于前方的丘陵外,喊杀震天,连他这里的峪口都能听到。


    而再和陈登一比,他那妻弟卞秉就是纯纯朽木。


    先是带着万余大军却不能突破贼的一道防线,尔后与陈登相约共同出兵,却蛇鼠两端,做着消耗友军的打算。


    这样做不是不行,但卞秉做的却太低级了,只会让曹操嫌恶。


    此时曹操满脸胡茬,在野外多日的他早就狼狈不堪,但身形枯槁却不影响他此刻的亢奋。


    他不断在这片土石上来回晃步,听着远处飘荡来的激烈战斗声,捏着马鞭的指头都发白了。


    他突然感觉远处的战斗声比之前更激烈了,忙抬头去看峪口外,果然一英气骑吏飞奔而来。


    来人正是曹纯。


    曹纯来不及下马,曹操就已经奔来问道:


    “丘外来了谁的援军”


    曹纯忙喘了一口气,快速道:


    “是臧霸的”


    曹操疑惑道:


    “臧霸不是关羽吗”


    曹操当然知道臧霸这个琅琊土贼,徐州的看门犬,他本以为这人不过就是草寇一流,没想到竟然会选择出兵援助陈登。


    但曹纯带来的结果却并不是曹操想要的。


    他在这里潜伏这么多日,吃了那么多苦,填了那么多马粪可不是就歼灭几个鱼腩杂将的。


    就在曹操想的时候,曹纯已经跳下了战马,开口问道:


    “大兄,咱们要不要出兵。刚刚我远远觑了战场,那陈登完全不是对手啊,泰山贼参与伏击的一共两个校尉部,只出击了一校,就已经将陈登部击垮了,我担心后面就是有臧霸参战,怕也是打不过啊。”


    曹操倒吸一口冷气,不相信道:


    “怕是不能吧,泰山军两个校尉部也就是四千战兵,而此前探得陈登部战兵就有五千,怎会这么不济而那臧霸来了多少人”


    曹纯心里大概估摸了一下,出了个大概的数字:


    “怕得有四千多。”


    曹操捂着额头,第一次认识到了这样一个可怕事实。


    那就是泰山军竟然也有更强的。


    他之前只和丁盛那贼拼杀过两次,所以片面认为泰山军的战力也就是这样。


    的确是比他麾下战力高,但最多也就是和他最核心的虎步战力相仿。


    但现在呢那关羽部的两个校尉部就能匹敌两倍多的战兵,这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到现在,曹操突然想到了关羽部的全称是:


    “泰山军左军元帅部。”


    能为军之左,必然为全军之冠啊!原来人家早就告诉了自己。


    于是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原先以丘外战场为诱饵引出关羽部的计划就不成立了。


    是啊,人家两个校尉部就能应战,又何需再多的援兵而关羽部不出现,那他曹操继续潜在这里也没了意义。


    于是,曹操想了一下,果断下令:


    “出军上马,随我支援陈元龙!”


    众骑将大声应喏,随后千骑卷平岗。


    ……


    还是在丘陵外的战场。


    随着臧霸军突然出现在战场,泰山军和陈登军团吏士们的反应不一。


    除了在一线继续奋力厮杀的,为全军预备的陈广还带着三个部留在后方,所以他率先看到了南面开来的臧霸部。


    陈广心中一凝,却并不惊慌,他和郭默选择排阵而战自然就已经想好了这一情况。


    敌有援兵,难道我就没有嘛


    于是,陈广令身边的信兵果断向着天空射发三支穿云箭矢。


    尖锐的哨箭声刺破了天空,使得战场的陈登一阵惊疑,原本见到臧霸率军来源的喜悦也被冲淡了几分。


    尔后,陈登眼睛一眯,就看到从前方的一道山峪口出现了一个黑团,随后这个黑团渐渐放大,很快就铺开在前面的山冈线上。


    陈登身子一晃,双手将整个人都支撑在车轩上才勉力站着。


    他看清了对面开过来的旗帜,上书“高”字,正是之前他一直寻找的高雅部。


    他早就该想到,高雅部既然先他一步到此,那必然就在左近。


    而就在陈登的心情急转直下的时候,他麾下的各部却截然相反。


    由陈端、陈式两部组成的新的防线上,这些江淮兵自然是没有什么视野,他们和对面交缠在一起的郭默部一样,都是战场的瞎子。


    但他们却可以听到后面的袍泽们那狂声欢呼。


    只听他们纷纷大喊:


    “援兵已至!”


    这短短的四个字,给了这些江淮子弟无穷的力量。事实上,他们也正是靠着这四个字才支撑到现在。


    这一仗太苦了,真的太苦了。


    陈登军团弱吗不,恰恰相反,他们可以说是江淮地区最顶流的存在。


    你说丹阳兵傲视东南,但陈登军团也不是与这些人比斗过,战而胜之。从成军到现在,一年多来,他们足食足兵,上受陈氏恩义,下结袍泽同契,可以说无论是战斗经验、物质装备、精神意志,都是足够的。


    你再说陈登那二百骑吧,别看数量好像不多,却纵横江淮,硬生生搏出“江淮劲骑”的威名。


    江淮地区不产马,陈氏能供养出这二百骑,可见费了多大的财力和资源。


    但,但怎么这仗就打成这样了呢


    射不及敌远,刺不及敌长,即便贴身肉搏,对面却都是穿着甲装斗具的铁甲兵,而他们多是江淮特色的轻便皮甲。


    甚至论及战斗意志和战斗技能他们也远远不如。


    对面的贼兵可以远用弓矢、近用步槊,贴用刀剑,甚至一些人自己还有一些自己的斗具,总之每一个都是善战之老卒。


    而如果以上只是兵的差距,那泰山军所展现出的基层战术则更是让陈登军感到绝望。


    泰山军每以什为排,齐排而进,什将居外指挥。


    一旦什将战死,立马就会有军吏替换,保持阵线的指挥。而如果整什崩溃,他们却并不会因此撤下,而是三三结阵,穿插进攻。


    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战时指挥的问题的。同样都是吏士,为何他就会听另外一个平级的。


    真是费解。


    此外,一些江淮军吏也发现了双方为何在战斗持续性上差距会这么大。


    实际上,打到现在,陈登军团至少已经出动了六个部,接近三千人。而对面到现在还是只出动了两千人不到,他们是如何这般耐战的呢


    原来双方的差距就是在对伤员的救助上。


    陈登军团虽然选江淮敢战士成军,但无论是组织建设还是军法设计都是沿用汉军军制,并没有超过这个时代。


    而这个时代的底色是什么那就是人分三六九等,军中之重自然首当为各级军吏,所以一旦这些人受伤倒地,那其部下一半都要护着自家军吏撤回后方。


    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


    每每汉军一个什将倒地,全什就至少有五名战兵护着什将撤回后方。


    而泰山军呢军中上下一律平等,什将和一线的吏士只有职责之分而无生命轻重之别。


    什将受伤倒地,自有左伍长代职,其人也是后面的辅兵背着撤回后方。


    而普遍吏士受伤倒地,先会由后方的袍泽拉回安全处,然后由后方的辅兵再驮回后方医治。


    这两种的差距在哪里呢


    泰山军的什将非常贼,他们手中的手弩专门射击汉军前线的军吏,还伤而不杀。所以江淮兵前线往往只是减员一二人,他一个什的战兵都要撤回。


    而泰山军呢能做到一排死上六七个,还能保持进攻态势。


    所以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那就是即便江淮兵众,也锐而敢死,但却不耐战。


    可以说,如泰山军这样高的武力利用效率,为世之罕有。


    其实无论是人还是势力都是具有持续成长性的,但过往在河北与泰山军鏖战的汉军不是被歼灭了,就是被俘虏了。


    而青徐一带的汉兵压根没有和泰山军进行过如此高强度的战斗,所以自然谈不上从失败经验中吸取。


    而现在陈登的江淮兵就有了,如果他们能从这一战活下去,那毫无疑问,一支更加强悍的江淮军团将屹立在东南,势必对东南格局形成深远影响。


    但前提是,他们的能活!


    此为冷兵器军争之秘,也就是为何一支军队伤亡三分之一就会崩溃的本质原因。


    在战时,如果不能处理好救援伤员的人力分配问题,那就不要提韧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