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 第99章 李世民求助

第99章 李世民求助

    李夜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波澜,未曾料想到清点之后竟然是如此巨量之财。


    他面向秦怀玉,语气中难掩激动与慎重:“怀玉,陛下已明谕,这笔资金暂由我打理,


    还需劳烦你亲自督率精锐,将这笔财富安然护送至王府,切不可有丝毫闪失。”


    秦怀玉闻言,神色一凛,随即领命而去。


    待秦怀玉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李夜转而望向李一:“小一,待所有资财抵达,你需首要将其妥善安置于库房之中。


    随后,我有几桩要事需你即刻着手办理。


    首要之务,便是寻觅技艺精湛之工匠,前往张亮旧府,将其彻底修缮一新。


    那里,将成为那群孩子们的学院。你需以学院之需精心布局,不可疏忽。


    其二,今日你需亲赴长孙无忌大人的府邸,请他动用人脉,为我们寻觅几位德才兼备的夫子,


    以启迪那些孩童的心智,引领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


    其三,自今往后,李二便随我左右,伴我出入,如此一来,若有任何安排,皆可即时传达,免却你奔波之苦。


    而你肩上之重任,则在于妥善安置那群孩子,细心照料他们的日常起居,衣食冷暖皆需挂怀。


    此外,还需在府中精挑细选,觅得一批忠诚可靠、心地善良的侍从婢女,


    以温柔之手,给予他们家一般的温暖与呵护,确保他们今后生活得安心无忧。“


    李一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坚定之色,轻声道:“王爷,您且安心,此事便全权交由我来处理,定不负所托。”


    李夜闻言,报以一笑,正当两人交谈间,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院落的宁静,直逼而来。


    李夜循声望去,只见张阿难一脸焦急地踏入院中,步伐匆匆,带着不容忽视的紧迫。


    他连忙起身,步履轻盈地迎上前去,语气中满是关切:“张公公行色匆匆,莫非有何要事?还请公公明示。”


    张阿难匆匆行了一礼,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楚王殿下,陛下有紧急召见,请您即刻入宫。”


    李夜闻言,神色微变,却也迅速镇定下来,温声道:“张公公稍待,容我更衣片刻。”


    然而,张阿难却是不待他言毕,已是一把拉住他的衣袖,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急切:


    “殿下,事态紧急,恐耽搁不得,还请速速随老奴入宫面圣。”


    李夜颔首应允,随张阿难并肩踏出府邸,身形矫健地跃上坐骑,马蹄轻扬,径直朝宫里驰去。


    待到二人抵达御书房前,只见门扉轻启,内中已汇聚了李世民麾下的股肱之臣——长孙无忌智谋深沉,房玄龄与杜如晦并肩而立,以谋定而后动着称;


    魏征铁面无私,直言敢谏;更有大将军李靖,威名赫赫,皆是一时之选。


    李夜步入殿内,步伐稳健,行过一礼,其态恭敬而不失风度。


    李世民见状,微微抬手,一股君临天下的气度自然流露:


    “诸卿既已聚齐,朕有要事需与尔等共商。朕心所忧,乃太极殿之事。


    此殿本为我大唐中枢,百官朝拜之所,然现被父皇占用,长此以往,恐有不便。


    诸卿皆是国家栋梁,可有良策,助朕解此难题?”


    李世民此言一出,殿内霎时沉寂,唯有烛火摇曳,映照着每位朝臣的脸庞,皆是一片讳莫如深的低垂。


    皇家之事,微妙而敏感,众人心中虽波澜四起,却默契地选择了缄默,


    仿佛每一丝呼吸都需谨慎斟酌,以免不慎卷入那无形的漩涡之中。


    李世民的目光如炬,缓缓扫过案下这群平日里能言善辩的臣子,他们的沉默无疑是对这一决定复杂情绪的体现。


    他的语气不由加重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明年是贞观元年,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若朕仍屈居东宫上朝,何以彰显皇恩浩荡,何以维护天子之尊?朕的威严与颜面,岂容轻视?”


    此言一出,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几分。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缓缓抬头,眼神中闪烁着询问与试探的光芒,他轻声开口,如同破冰之语:


    “陛下,此事关乎甚大,不知陛下与太上皇可有深入商议?太上皇对此,又是何看法?”


    李世民闻言,轻叹一声,那声叹息中蕴含了无尽的无奈与哀愁,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父皇他,心中之壁垒高筑,对朕竟是避而不见,令朕束手无策,唯有徒增忧思。”


    此时,魏征挺身而出,步伐稳健,目光中闪烁着睿智与坚持。


    他缓缓言道:“太上皇既已高居太上之位,再居太极宫之尊,于礼制而言,确有不妥。


    陛下当以大局为重,亲赴太上皇处,婉转陈情,劝其移驾,以正名分,安天下之心。”


    李世民闻言,面色微变,一抹复杂的情绪掠过眉梢。


    他与李渊之间,那份曾经的父子情深,如今已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相见亦难逃针锋相对,更遑论心平气和地交谈。


    每一次的相见,都仿佛是两枚尖锐的针尖相触,唯有刺耳的摩擦声,而无丝毫温情可言。


    然则,身为帝王,他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与责任。


    魏征之言,虽不中听,却字字珠玑,直指问题核心。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波澜,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


    “爱卿言之有理,朕自当尽力一试。但愿此行,能解此僵局,重修父子之好。”


    李夜敏锐地捕捉到了李世民面上的为难神色,他轻轻踏前一步,语调中带着几分恭敬与温情:


    “陛下,臣自归宗以来,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太上皇的敬仰之情,却缘悭一面,未曾有机会亲聆教诲。


    若陛下恩准,臣愿即刻前往,与太上皇共叙天伦,或许能借此机会,完成陛下的期望。”


    李世民闻言,眼中顿时闪烁起赞许与欣慰的光芒,他爽朗一笑,声音里满是欣慰与期待:


    “善哉!夜儿此言甚合朕意。你与太上皇血脉相连,此番相见,定能增进祖孙情谊,也让朕心中大石稍安。


    去吧,代朕向太上皇问安,也让他老人家看看,我大唐的后起之秀是何等风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