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 第280章 质问

第280章 质问

    这时,又一个大臣站出反驳长孙无忌道:“楚王私自杀害有功之臣,


    而且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猖狂,简直是无法无天!”


    房玄龄缓缓步出列队,语态平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分量,为楚王辩解道:


    “楚王殿下此番行径,背后自有其缘由,此事错综复杂,还需我等细细斟酌,从长计议。


    再者,我大唐律法严明,审案之事自有大理寺、刑部及御史台三法司各司其职,共襄其成。


    因此,陛下,微臣斗胆建议,不妨启用三堂会审之制,以彰公正。”


    此言一出,朝堂之下,群臣纷纷按捺不住,各抒己见,


    一时间,争论之声四起,宛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李世民端坐龙椅,被这纷扰之声搅得心头烦乱,眉头紧锁。


    他深知,李夜之事已然铸成大错,人命关天,岂能轻易了结?


    更令他左右为难的是,身为大唐之主,他岂能因一己之私,让亲子陪葬?


    然而,这帝王之位,既是荣耀,亦是枷锁,每一道旨意,都需慎之又慎,不可轻率。


    李世民内心煎熬,望着下方争执不休的群臣,心中五味杂陈,


    这场风波,究竟该如何平息,方能既不失公允,又不伤父子之情?


    李世民猛地自御座上挺身而起,其声如洪钟,瞬间压过了朝堂之上的纷纷扰扰:


    “此事尚存诸多疑云未解,真相未明之前,处置之议暂且搁置。


    诸位爱卿,我们还是先议他事吧。”


    言罢,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弥漫开来,群臣见状,


    纷纷归位,朝堂之上,议题更迭,秩序得以恢复。


    朝议终了,李世民步伐沉稳,再度踱回御书房前,


    目光温柔却复杂地落在了依旧长跪不起的李夜身上。


    望着那倔强而坚定的背影,他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惜。


    缓缓步至李夜身旁,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温暖,仿佛春日里的一缕和风:


    “李夜,朕的记忆未曾有误,上次你以膝触地,乃是为了请缨出征,满腔热血,令人动容。


    朕着实未曾料到,这第二次,竟会演变成如此光景!


    你可曾细细思量过你此番举动的深远影响?


    你已步入婚姻的殿堂,肩上扛着家的责任,可曾有过片刻念及家中亲人的安危?


    皇后因忧心你之安危,已近一月未能安枕,这份深情厚谊,你可有丝毫感知?


    至于你自己,这一生的路,你可曾认真规划过?


    此番风波一起,你在大唐权势的天平上,已然摇摇欲坠,


    声名扫地,前程尽毁,你可意识到了这残酷的现实?


    你的未来,已被厚重的阴霾所笼罩,再无光明可寻,


    如此严重的后果,你可曾真正放在心上?


    朕亦是历经战火洗礼之人,对你与那些袍泽间深厚的战友情谊,自是感同身受。


    也知道你想帮他们复仇的心,但如今,这结果,是你想要的吗?


    夜儿,身为大唐的亲王,复仇之事,岂需你亲力亲为?


    你心中所料无误,柴绍确乃朕之骨肉至亲,朕心里是真的舍不得。


    但试问,朕又岂会轻易舍你?你我父子相认虽短,然朕对你的性情,已是洞若观火。


    你何不运用那睿智之脑,何必如莽撞武夫,行事不计后果?”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痛心疾首,继续说道:“朕深知,那些死去之人,


    他们是多年陪伴你之人,如亲人一般,但朕与皇后,同样是你至亲至爱。


    你此举,岂非为了他们,而置朕与皇后于不顾?你可曾念及朕心之痛楚?”


    言罢,李世民怒气难抑,身形一动,一脚轻轻却坚决地踹在了李夜身上,


    力度虽不重,却满载着一位父亲对子嗣失望与痛心的复杂情感。


    李夜身形踉跄,这一脚,似是踢散了他心头的迷雾,


    也让他猛然惊醒,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逾越了为臣为子的界限。


    宫廷之内,空气仿佛凝固,只余下父子间微妙的情感纠葛,


    在静默中缓缓流淌,带着几分无奈,几分悲凉,却也预示着一段新的思考与抉择的开始。


    李夜听到李世民的质问,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与李世民那满是痛苦的脸庞相撞。


    那双曾经坚毅果敢的眼眸,此刻却泛起了微红,似乎承载着无尽的哀伤与失望。


    李夜的心猛地一紧,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般,发不出半点声音。


    他嘴唇微颤,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四周的空气仿佛凝固,只能听到父子俩沉重而紊乱的呼吸声。


    李夜的眼眶渐渐湿润,他低下头,泪水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


    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声响,如同心碎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宫廷内回荡。


    李世民看着那低头流泪的李夜,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


    他轻叹一声,随即大手一挥,命令一旁侍立的宦官:“扶他起来。”


    宦官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起李夜。


    李夜起身时,身体微微颤抖,脸色苍白如纸。


    李世民目光冷峻,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夜,你身为大唐亲王,当知法度森严。


    此事已闹得满城风雨,你若主动认罪,尚可保全几分颜面,也可从轻发落。


    切莫让一时意气,毁了你一世英名。”


    李夜听到李世民的话,他眼中闪过一丝挣扎,喉咙滚动,反声道:“陛下,臣知罪,


    但臣只知身为将领私自出征乃大不敬,却不明何错之有于为袍泽讨回公道!”


    他抬头,目光如炬,直视着李世民,语气中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


    “虽说臣杀了柴绍,那是他该死,这事臣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所以还望陛下体谅!”


    李夜的话语坚定而决绝,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


    李世民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双拳紧握,仿佛有怒火在胸中翻腾。


    他猛地站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向李夜,每一步都踏得地板咚咚作响。


    李夜的背脊挺得笔直,毫不畏惧地与李世民对视。


    宫殿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一根弦随时可能断裂。


    李世民停在李夜面前,怒目而视,鼻尖几乎碰到李夜的鼻尖,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威胁:


    “你当真以为自己没错?朕今日就要让你知道,何为君为臣纲,何为大唐律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