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 第170章 反响

第170章 反响

    李夜闻言,轻轻颔首,随即朝门外朗声一唤:“青龙!”


    话音未落,一道矫健身影倏忽闪至大厅门槛,稳步踏入,恭敬地向李夜行礼。


    李夜目光沉稳,吩咐道:“青龙,此人便交由你调教。


    先自锦衣卫小旗做起,一切从头开始。你知晓他的背景,切记,不可有丝毫偏袒,训练务必严格。


    若他难以承受小旗之责,便降为侍卫;再若侍卫之位亦难以立足,


    便让他在锦衣卫中做些杂务,但切记,训练一日不可荒废!”


    青龙闻听李夜之言,微微颔首,领命而去。长孙冲欲言又止,却被青龙轻轻一带,步出了门外。


    甫一出门,长孙冲便迫不及待地问道:“青龙镇抚使,在下斗胆问一句,这小旗究竟是何等品阶的官职?”


    青龙微微一笑,解释道:“小旗嘛,权且算作是个小队之长,统管十名手下。”


    长孙冲闻言,面上闪过一丝讶异:“哦?仅管十人吗?”


    青龙见状,笑声爽朗:“已属难得。凡入锦衣卫者,皆需从底层做起,


    做些琐碎杂务。待到训练有成,方能正式转为侍卫。”


    长孙冲未曾料到,锦衣卫内部规矩竟是如此森严,


    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只得默默随青龙返回青龙堂。


    踏入青龙堂的那一刻起,青龙未置一词,径直将他交给了一位锦衣卫百户,


    便转身投身于繁忙的公务之中。


    李夜对此番遭遇并未太过介怀,毕竟此行旨在历练,修炼之路终究还是要由自己主宰。


    他沉浸于整理来自全国各地的密报之中,只觉眼下的大唐虽看似风平浪静,


    却难掩一个“穷”字所带来的困窘。这份沉重,也让李夜不禁眉头紧锁,心中泛起层层愁绪。


    在这片广袤的国度中,财富都悄然汇聚于那些历史悠久的世家门阀之手,


    要从他们紧握的掌心中抽丝剥茧般取回属于天下的资金,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正当他眉头紧锁,苦思冥想之际,一抹灵光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骤然间照亮了他的思绪。


    回想起今日觐见皇后之时,他呈上的那瓶珍贵香水,


    未曾想,皇后的目光更多地被那装载香水的玻璃瓶所吸引,而非瓶中之物。


    这一细节,如同晨曦中的微风,轻轻吹散了他心中的迷雾。


    他恍然醒悟,在这大唐初建的岁月里,琉璃之珍贵,堪比稀世珍宝,其价值之高,令人咋舌。


    于是,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系统商城,那里,一件件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


    仅以区区几积分乃至十几积分的代价,便能轻松拥有。


    这巨大的价格反差,如同一股清泉,在他心中潺潺流淌,激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勃勃野心。


    他暗自思量,或许,这正是自己大展拳脚、赚取一番家业的大好时机。


    念及即行,李夜当即着手规划起来,待诸事稍定,外界已是一片暮色沉沉。


    他翻身跃上自己的坐骑,径直朝府邸驰骋而去。


    及至府门,映入眼帘的竟是密密麻麻停驻的马车,不禁令他心生疑窦。


    怀揣着这份不解,李夜步入府内,一步步深入至主院。


    触目所及,竟是朝中除去世家大族之外的大小官员几乎悉数在场,


    就连李世民身边那些亲信重臣,亦一个不落,齐聚于此。


    李夜眉宇间带着几分不解,双手轻拱,语声温文尔雅:“诸位大人深夜莅临寒舍,不知有何贵干?”


    言罢,满堂重臣纷纷起身,向李夜施以一礼,尽显恭敬。


    房玄龄更是步履匆匆,上前一步,亲切地执起李夜之手,引领他至主位之上,温言笑道:


    “殿下如今之名,早已响彻长安,文武兼备,风采非凡,


    我等臣子皆心生仰慕,故而特来瞻仰王爷之英姿。”


    事实远非他所言那般简单。今日早朝上,李世民竟将李夜昨夜挥毫而就的两幅诗词精心装裱,


    于满朝文武面前,反复展示,那份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说真的,李夜的瘦金体,前所未有的独特风姿,甫一亮相,便令在场的大臣们如痴如醉,无不倾心。


    众人私下相约,待到晚间散职之后,一同前往楚王府邸,探看是否有缘求得一二墨宝。


    况且,楚王府中佳肴向来闻名遐迩,即便只为那一餐美味,此行亦是不虚。


    李夜未曾多想,眼见满堂大臣,索性唤来侍从,吩咐备下晚膳。


    随后,他拱起双手,面上挂着谦逊之笑,温声道:“诸位大人赏光至此,实乃本王荣幸。


    外界传言多有夸大,本王所学不过皮毛,浅陋得很!”


    杜如晦闻言,轻轻摆了摆头,直言不讳:“殿下此言太过自谦了。


    不论是昨日那惊艳的一诗一词,还是今朝为皇后娘娘所作之佳句,皆是流传千古的绝妙之作。


    老夫饱读诗书,却从未见过如此精妙之语。若非年岁已高,定要执弟子礼,拜殿下为师!”


    李夜连忙摆手,笑容中带着几分谦逊:“杜大人言重了,言重了。


    您在我心目中,始终是德高望重的长辈,这话可万万不敢当。


    今日诸位大人莅临寒舍,实乃蓬荜生辉,咱们定要尽兴而归。


    请诸位放心,虽不敢说珍馐美味,但府中所备酒菜,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众大臣闻言,纷纷行礼致谢,气氛一时之间温馨而融洽。


    随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李夜昨日所作诗词,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竞相品鉴分析起来。


    有的赞叹此诗宛如天籁,超凡脱俗;有的则细致入微,指出用词之精准,匠心独运;


    更有甚者,被那诗中意境之高远、情感之丰富深深打动,言辞间满是钦佩。


    这一番番真挚而热烈的评论,直让李夜脸上泛起了羞涩的红晕。


    那些诗词,虽全然出自他之手,但一字一句皆是李夜抄录而来。


    未曾想,这样的作品竟也能在众人面前收获直接的赞誉,他心中暗自庆幸,


    多亏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否则,那份尴尬与羞赧怕是要将他淹没。


    李夜只能默默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借由那袅袅茶香,试图遮掩住脸上不经意间泛起的红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