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奇书网 >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 第181章 劝谏二

第181章 劝谏二

    李世民闻言,心中顿时泛起一阵波澜,思绪迅速回溯至那些曾受李纲教导的太子们的凄凉下场,无一不是皇位旁落,身首异处。


    他瞥见李承乾先前浑然未觉的神情,此刻却已面色惨白,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怜惜。


    李承乾膝盖一软,径直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几分恳求与惶恐:“父皇,孩儿不愿重蹈覆辙,恳请父皇为孩儿另择良师!”


    李世民轻轻颔首,目光中闪过一抹深思:“嗯,细细想来,此安排确有欠妥之处。


    如此,传朕旨意,自明日起,任命杜如晦、房玄龄、魏征三位贤臣为太子师,


    定期前往太子府,悉心教导太子殿下,以承大唐之基业,育国之栋梁!”


    李承乾见父皇李世民亲自为他更换了师长,心中重负稍减,


    面上浮现出一抹由衷的感激之色,他满怀谢意地望向一旁的李夜。


    李世民见此事已尘埃落定,便挥手示意二人可退下。


    李承乾与李夜随即躬身行礼,恭敬告退。


    步出殿门,李承乾难掩心中激动,直言不讳地对李夜道:“二弟,真是多谢你为兄费尽心思。


    你今日所提那些琐事,于孤而言皆不足挂齿。


    待到你的拍卖会筹备妥当,只需一句话,为兄定当全力支持!”


    李夜轻轻摆了摆手,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说道:“太子哥哥言重了,


    今日这番肺腑之言,皆是为了大唐的兴盛与未来考量。


    太子哥哥需时刻铭记肩头的重担,勤勉自励,以期他日能成就一番明君之业!”


    李承乾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放心,


    为兄定会严于律己,不断鞭策自己前行,定不让父皇与大唐的万千子民失望!”


    李夜闻言,满意地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太子哥哥能有如此宏图壮志,实乃大唐之福。日后,你定能成为一位流芳百世的明君!”


    李承乾欣然颔首,轻轻拉着李夜的手腕,言辞恳切:“好,我必不负众望。


    来,咱们回太子府,今夜定要一醉方休!”


    李夜不动声色地抽回手,面上挂着温和的笑意,婉拒道:


    “太子兄长,小弟尚有琐事缠身,不如改日,我们再好好把酒言欢,如何?”


    李承乾见李夜神色不似作伪,遂点头应允,道:“也罢,那我便先行一步,他日有缘再聚!”言罢,他转身离去。


    李夜微微颔首,目送李承乾的背影渐行渐远,随后转身,步伐坚定地迈进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李世民专注批阅的身影。


    他察觉到李夜去而复返,不由自主地抬头,目光中带着几分温和与好奇:“夜儿,你怎还未离去?莫非还有未尽之言?”


    李夜轻盈地步入,面上挂着温暖的笑意,宛如春日里和煦的微风:“陛下,实在是臣疏忽了。


    昨日,臣为娘娘精心挑选了一件琉璃摆件作为小礼,却在欣喜之余,忘了给陛下也备上一份心意。


    故而,今日特命小一将为您挑选之物一并送入宫中。


    若陛下见后不甚满意,尽管告知臣,臣定当竭诚为您更换,直至您满意为止。”


    闻听此言,李世民脸上的笑意瞬间绽放,宛如春日里初绽的花朵,绚烂而温暖。


    他缓缓走下御台,亲昵地拉起李夜的手,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却又满是宠溺:


    “嗨,你这孩子,何须如此客气?你的心意,朕又岂会不知?


    无论何物,只要是出自你手,朕皆视若珍宝。”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御书房内顿时充满了温馨与和谐的气息,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喜悦与满足。


    李夜瞥见李世民面上洋溢着愉悦之情,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温煦的笑意:


    “陛下今日心情甚佳,臣斗胆,想与您分享一些父子间的私房话。


    这些话,或许会让您心生不悦,但臣思量再三,总觉得有些话,还是得说出口。”


    李世民闻言,爽朗大笑,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似乎未曾料到李夜竟会有此番推心置腹之举。


    “哈哈,你我父子,何须拘礼?但说无妨,朕……不,我直接听着便是!”


    言罢,他自然而然地以“我”相称,而非平日里的“朕”,这份亲昵让李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确信李世民此言非虚。


    于是,李夜深吸一口气,语气诚恳而坚定:“陛下,今日臣所欲言之事,实非为个人私益,而是为了我们一家人。


    陛下,微臣深知,皇室之中,亲情二字往往被权力风云所掩,


    但在微臣这漂泊异乡的岁月里,心中最为渴盼的,莫过于那份至亲的温暖。


    我不愿见家中父母兄弟姐妹因误会而生嫌隙,生活在愁云不散的阴霾之下,


    故而,有几句肺腑之言,今日势必要向陛下陈明。


    陛下,无论是微臣,还是太子殿下,皆是您膝下骨肉,血脉相承。


    对您而言,给予我们的,或许只需那份坚定不移的信任,便足以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微臣明白,陛下身为九五之尊,肩挑社稷安危,心中所系,远比常人要繁重千百倍。


    然而,正因为我们血脉中流淌着相同的血液,微臣与太子殿下,断不会做出丝毫有违孝道、逾越本分之事。


    更甚者,微臣誓将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家族和谐,不容许任何外力,


    哪怕是微妙的猜忌与误解,侵蚀了我们之间的亲情纽带。


    我曾看过一卷野史,其中记载了一位非同凡响的帝王传奇。


    这位君主,出身寒微,自尘埃中的乞丐一跃而为九五之尊。


    或许正是这份从卑微中崛起的经历,让他对血脉亲情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尤其是对他的太子,那份情感,深沉而复杂。


    在他眼中,诸子之中,太子独树一帜,其余皆为陪衬。


    自太子蹒跚学步起,这位帝王便形影不离,将自己一生的智慧与经验,点点滴滴,倾注于太子的心田。


    他深知,帝王之路荆棘密布,不愿太子因仁慈而柔弱,竟亲自传授御人之术,


    乃至生死决断之道,此举虽狠辣,却也饱含着一位父亲对继承人深沉的期许与保护。


    无论朝堂内外,大小事务,他皆亲历亲为,为太子铺设道路,扫清障碍。


    这份偏爱,既是对太子能力的锤炼,也是对他身份地位不容置疑的宣告。


    在这位帝王的心中,似乎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将太子与其他诸子截然分开,


    他的所有筹划与牺牲,皆是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王座,能平稳过渡到太子之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甲申天变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大奉打更人 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 牧者密续